首页 > 新闻动态> AI换脸被滥用,快递信息遭泄露?杭州互联网法院发司法建议
AI换脸被滥用,快递信息遭泄露?杭州互联网法院发司法建议
2023-11-10


快递公司在个人信息保护上存在疏漏,致使用户常受境外电信诈骗滋扰;平台风控算法搞“一刀切”,用户被“误伤”认定发布违禁信息;某科技公司滥用人脸识别技术……对此,杭州互联网法院主动发出司法建议,要求平台及时反馈整改。


11月7日上午,杭州互联网法院召开司法建议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六年来司法建议工作情况,并发布十大司法建议典型案例。这些典型案例覆盖个人信息保护、算法模型优化升级、人工智能换脸等热点问题,试图以司法建议的“小切口”,做实网络治理“大文章”。

新闻发布会现场 图源杭州互联网法院

      杭州互联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陈增宝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数字经济治理重点难点,向外延伸司法建议的类型,深入挖掘司法建议的重点领域,提高司法建议工作的精准性和针对性。

文|李玲


NO.1


聚焦AI换脸,要求平台添加显著标识予以明示


当天新闻发布会上,杭州互联网法院副院长管家辉就十大司法建议典型案例的情况作了介绍。他提到,这些案例涉及个人信息保护、算法模型优化升级、人工智能换脸、网上销售食品、酒水资质审查、产品售后服务、平台内自治规则统一、网络著作权保护、跨境电子商务等领域,且被建议单位均及时反馈整改。


以一起关于强化个人信息保护的典型司法建议为例,杭州互联网法院在案件审理中发现某快递公司不够重视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为此发出司法建议,建议该快递公司进一步加强营业场所和包裹仓库管理,严禁无关人员进出快件处理、存放场地;加快推进符合个人信息保护要求的电子运单全覆盖;尝试对电子运单去标识化处理,降低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针对某科技公司开发运营的App在使用人脸替换信息技术时存在违法、违规的问题,杭州互联网法院也发出司法建议,要求该科技公司马上予以整改,对使用了人脸替换技术的产品,应添加显著标识予以明示。


南都记者注意到,此次发布的十大典型案例中,还有一起涉及算法治理。杭州互联网法院在案件审理中发现,某平台风控算法会因用户发布的商品命中风控算法设定的违规词,而一概认定用户存在发布违禁信息行为并作出“降权”等处罚决定,出现“误伤”合规用户的情况。为此,杭州互联网法院建议平台重视平台风控算法的迭代升级完善,以免造成算法逻辑过于绝对化;在不泄露商业秘密的前提下,应进一步思考并重视风控算法在诉讼中的可解释性。


据悉,该平台在收到司法建议后回函表示,将不断迭代优化平台各类风控算法模型,着力提升算法对违规行为识别与处罚的精准度,同时采用多种方式提升平台风控算法透明度和可解释性。


NO.2


28份司法建议中,发往互联网平台的占55.5%


据南都记者了解,自2017年8月18日成立以来,杭州互联网法院针对平台治理、算法规制、数据权益保护等热点领域发送司法建议类文件共计28份。


从类别看,其中有18份属于个案、类案调处类司法建议,用于个案协调处理和类案批量化解;另有10份属于综合类司法建议,如白皮书、大数据分析报告和实施意见等,用于为市场主体提供行为指引和价值导向。


在内容上则更多聚焦数字治理领域前沿问题,涵盖领域不断拓宽。据杭州互联网法院介绍,建议内容涉及个人信息泄露、平台监管漏洞、平台自治规则模糊、知识产权侵权风险、新技术应用边界等多个治理难点,引导法官从单纯办案向发掘问题转变,通过司法建议延伸审判效果。


从发送对象上看,建议对象逐渐多元化——由2017、2018年的以平台企业为主逐渐向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及私营企业等社会主体延伸。数据显示,55.5%的司法建议发往互联网平台,16.7%的司法建议发往行政监管机关,27.8%的司法建议发往通信、物流等企业。


具体到反馈结果,杭州互联网法院副院长朱敏明表示,“我院在制发司法建议过程中,积极与被建议单位沟通联络,主动沟通建议内容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制发的18份个案、类案司法建议中,15份得到回复,总反馈率高达83%,建议成效明显。”


杭州互联网法院表示,下一步将持续立足审判职能,不断丰富建议内容,提升建议质量,创新建议形式,为优化网络社会治理、公共决策、营商环境,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等贡献更多司法智慧。


结合不同审判领域,该法院也透露了下一步工作的部署重点。其中,民事审判领域以优化网络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障消费者权益和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民生问题、完善平台治理为重点。


行政审判领域则以解决互联网新类型行政争议、督促行政机关强化互联网行政管理职责为重点,刑事审判领域以打击电信诈骗和网络新类型犯罪活动为重点。此外,强制执行领域将以推动网络空间诚信建设、创新网络执行方式为重点加大司法建议力度。


来源:隐私护卫队